星期一, 4月 23, 2007

小提琴演奏家簡介

Yehudi Menuhin 曼紐因 生卒年月日:April 22,1916- March 12, 1999
國籍:美國

  小提琴家、指揮家,1916年4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1999年3月12日在德國柏林逝世。曼紐因4歲學習小提琴,7歲以獨奏家的身份與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29年在華爾特(Bruno Walter)指揮柏林愛樂下,於一場音樂會中演奏巴赫、貝多芬與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曼紐因30年代到巴黎跟隨安奈斯可學習,1932年在艾爾加親自指揮下錄製了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1950年後,曼紐因逐漸把演出重心放在指揮上。1958年到1968年擔任巴斯音樂節總監,1969年在英國溫莎創辦曼紐因節慶管弦樂團。後來又創辦曼紐因音樂學校。1987年與香港出版商合辦亞洲青年管弦樂團,並擔任該團音樂總監。英國皇室在1965授予曼紐因勳爵士稱號,1993年被封為英國的終身勳爵。(文/ 陳效真)


David Oistrakh 歐伊斯特拉夫

大衛歐伊斯特拉夫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而在世紀中葉,他更是唯一可以和海飛茲平起平坐,甚至更引起騷動和喜愛的名家。但是很少人知道,在後來被視為由他代表的俄羅斯小提琴樂派中,他其實是唯一的異類,因為他是眾多俄羅斯傑出小提琴家中,少數不出自雷奧普奧阿一繫的提琴家。他從小到大隻追隨一位老師,而這位彼得.史托歷亞斯基先生卻是承襲波蘭和捷克的斯拉夫繫統,在他的門下出了另一位二十世紀偉大的小提琴家,那就是納坦.密爾斯坦。歐伊斯特拉夫的琴技雖然顯赫,但是他演奏生涯的前半段卻走得並不順暢,在波蘭舉行的維尼奧夫斯基大賽中,他因為種族歧視的問題敗在女性小提琴家涅芙的手下,之後二次大戰和東西冷戰更讓他遲遲無法展開國際演出的生涯。但是與國際樂壇的延遲會面給了他充裕的時間成長,結果就是當他在五零年代在西方首度露面時,所有的樂人見到的是一位經過完整琢磨、天賦加上後天努力共同成就的小提琴名家。


Fritz Kreisler

Nathan Milstein

Arthur Grumiaux

Jascha Heifetz
雅沙·海飞兹(Jascha Heifetz,1900年2月2日—1987年12月10日),俄裔美籍小提琴家。海飞兹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他以幹練、快速而著称,作风霸气而恢宏,技巧惊人而精确。他的舞台形象给人冷峻的感觉,特别是当他展现超技作品的时候,冷静干脆地掌握每一刻凝聚的音符,牵动着观众每根神经。

海飞兹出生于一个當時屬於俄罗斯的維爾紐斯的犹太人家庭,家境清贫但却有着优异的音乐血统。海飛茲的父親是維爾納交響樂團的首席,而海飛茲從三歲起開始習琴。他是個音樂神童,在七歲於科夫诺(現為立陶宛考纳斯)首演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

十二岁时,海飞兹在柏林演奏時遇見當時著名奧地利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當克萊斯勒聽完海飛茲的演出後驚嘆地說:“現在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琴都折斷了。”海飛茲的少年時代大多在歐陸巡迴演出。1917年10月27日是海飛茲在美国的首次演出,並从此定居在美國拓展其演奏生涯。

海飛茲擁有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及一把1742年的瓜內里名琴。在音乐会他上喜欢用瓜内里琴,这把琴萨拉萨蒂生前用过,有着极美的音色。
Mischa Elman

Paganini
尼可羅·帕格尼尼出生於義大利的熱那亞, 是Antonio and Teresa (née Bocciardo) Paganini的兒子,根據由 Peter Lichtenthal為她寫的傳記,帕格尼尼在她五歲的時候,他爸爸開始敎他曼陀鈴,在七歲時便開始學習小提琴,更在十歲時就開始作曲了,在十二歲時她第一次公開演出,帕格尼尼十幾歲的時候跟著許多不同的老師學習,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但是對於他的成功他沒有辦法妥善的處理;在他十六歲時,他就開始賭博和酗酒,就在著這個時候,一位不知名的女性救了他,他把她帶到他的家去,在那裡他又開始學習小提琴學了三年,在這個時段她也彈奏吉他。

在他23歲的時候,他又重新出現了,當他不在旅遊時,他成為了PRINCESS LUCCA的宮廷樂隊總監,他在米蘭(1813年)、維也納(1828年)、倫敦和巴黎(1831年)首演以後,他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在人們之間廣為流傳,帕格尼尼是世界上第一個不須別人資助而可以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的音樂家,他成為一個超級巨星,並用它那魔鬼般得技巧演奏。

有一個傳說,帕格尼尼將他的靈魂出賣給了魔鬼,換來他那高超的技巧,對於這個傳說帕格尼尼很滿意,甚至有人說這是他自己說的,在他演奏時,他會翻白眼,他搖晃的站姿、長而零亂的頭髮、蒼白的臉龐、憔悴的身軀都讓這個傳說顯的更加真實,他充滿熱情激烈的演出讓觀眾流淚,有的人甚至還暈倒。

帕格尼尼給那他唯一曾經擁有過的小提琴取名叫葛尼律火炮,主要是反映這琴本身所發出來的聲音有如大炮一般,這把 小提琴 的弦幾乎都在同一個平面上,這和其它為了避免演奏到其它玹而有個曲度的提琴是完全相反的,而這把特別的提琴確也讓帕格尼尼能夠一次拉出兩條或許是三條玹的樂音。

他在1833年的巴黎受埃克托 柏遼茲----- 一位曾經幫帕格尼尼譜過一首叫義大利的領袖的曲子的樂家──演出一場中提琴協奏曲。

他的健康逐漸惡化是由於長期使用水銀混合物而導致水銀中毒,這個病促使他無法再繼續演奏小提琴,於是只能在 1834年退休,並於1840年5月27日病逝於義大利的尼塞。

他給後人留下的作品有奏鳴曲、狂想曲系列,六首 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數個 吉它作品等。

帕格尼尼在交響樂團中的成就是令人感到優雅的. 配合穩當的配樂,有他在樂團裡是非常鼓舞的,有批評說帕格尼尼的協奏曲是既冗長而乏味: 一首快板 迴旋曲 的結尾可以重復幾遍,在他的生涯中,所有 協奏曲 中,演奏 小提琴 的部份都是保密的,他也從不在與交響樂團的排練中演奏 小提琴 獨奏,一直到他死時也不過只有兩首曲被出版,然而,帕格尼尼的弟子卻也機伶地在他死後每年出版一首曲,每一次在舞台上的成功,都是為了下一次的再成功而鋪路,現今已知的 協奏曲 雖然只有六首( 其中最後兩首的交響樂部份已失傳.),但他的 吉它、弦樂器、尤其是 小提琴 的作品,都已使他那獨特的技巧成為後世標準的準則。
Joseph Szigeti

Itzhak Perlman

帕爾曼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他的父親雖是一位理髮師,卻十分喜愛歌劇。當他發現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竟能哼出歌劇中的旋律時,十分驚訝而高興。一年後的一天,兒子向他要小提琴,說是從收音機裏聽到一個人把小提琴拉得那麼好。父親告訴他,那人叫海菲茲。帕爾曼從此記住了這個名字。然而一年後,他患上了小兒麻痹症,致使他雙腿殘廢,再也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外面玩耍,這對只有4歲的帕爾曼來說,實在是天大的不幸。不幸中的萬幸是他還有小提琴。於是,他便將童年所有的樂趣和夢想都傾注到了小提琴上。

  帕爾曼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以頑強的毅力學習小提琴。帕爾曼的父母也沒有放棄寄予在孩子身上的希望,他們認為帕爾曼的殘疾只是音樂上的一個阻礙,但音樂始終還是音樂,就算他走不了路,並不意味他的手動不了。於是,坐在輪椅上的帕爾曼每天下午練琴3個小時,枯燥的練習對於一個行動不便的孩子來說,是一個異常艱辛的過程,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不久,他進入特拉維夫的“舒拉米特音樂學校”開始隨女小提琴家芙卡·戈德加特學琴。與別的孩子不同,帕爾曼是坐在輪椅上由母親推著去音樂學校上課的。由於帕爾曼的成績十分出眾,經常在校舉行示範表演音樂會,還常常被選中在訪問或講學的大藝術家面前拉琴。或許造物主是公正的,雖然帕爾曼沒有正常人的雙腿,卻有著一雙大而又靈巧的雙手。在音樂學校的8年學習,帕爾曼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並開始在社會上嶄露頭角了。

1963年,18歲的帕爾曼首次在卡內基大廳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在音樂會上,他演奏了維尼亞夫斯基的《升F小調第一協奏曲》,贏得滿堂喝彩。從那一刻起,這位坐在輪椅上演奏小提琴的年輕人已經贏得了美國聽眾的心。第二年,他又獲得“列文垂特國際音樂比賽”的金獎,一舉揚名世界,成為當時國際樂壇最令人矚目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帕爾曼開始了他廣泛而輝煌的世界性演奏生涯。

  有一次,帕爾曼在紐約市“林肯中心”演奏,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演奏了幾個音節後,“啪”的一聲,有條琴弦斷了!大家心想他只能換一把琴,或者換上一條新弦才能重新演奏了。出乎大家意料,他稍作停頓後,向指揮示意,繼續演奏。他傾注了所有的熱情與力量,用僅余的三根弦來演奏。在交響樂團的伴奏中,帕爾曼隨著演奏的進行,在腦海中變更音符,改編曲子,演奏出全新的樂曲來。演奏完畢,整個音樂廳出現令人敬畏的寂靜,比平常持續得更久,然後全體聽眾紛紛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與歡呼,這場異乎尋常的演奏,深深感動了在場每一個人。帕爾曼微笑著,用手帕擦拭額頭的汗,向聽眾鞠躬致意。他謙虛地說:“有時候,一位演奏家的任務是要能夠利用手上所有的,創造出最好的音樂!”

  帕爾曼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他有5個孩子,4個孩子愛好音樂,一個女兒是專業鋼琴家。當鋼琴家的女兒從8、9歲起就開始迷上了彈琴,他和妻子為女兒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條件,從未過多干預。而當他們的一個兒子喜歡上吹小號和打擊樂,帕爾曼建議他去上課學習,他不願意,只願在家自學,但卻非常開心,這就足夠了。帕爾曼說:“如果我聽說某個孩子從音樂學校畢業後卻恨上了音樂說,‘我以後再也不想彈琴了’,那才是最糟糕的事,特別是對於天才而言。”

帕爾曼的才華橫溢還在於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到了其他方向。他為卓別林錄製唱片,與偉大的爵士樂大師奧斯卡·彼得森共同創作。像許多輝煌的藝術家一樣,他展現了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並不斷地擴展音樂的邊界。除了演奏傳統作品和教學、指揮之外,帕爾曼還能琴韻一轉,或爵士或鄉謠或者流行歌曲或者電影配樂,在他的小提琴上展現出一派現代風情。在著名影片《辛德勒名單》中,就能聽到他那優婉動人的琴聲。帕爾曼熱愛電影音樂,錄製了大量的電影音樂,比如中國觀眾所熟悉的《走出非洲》、《天堂影院》、《雨人》等影片中的音樂。在張藝謀的影片《英雄》中小提琴音樂也是與帕爾曼合作的。這也是他與華裔作曲家譚盾的一次歷史性合作。在配樂過程中譚盾還特意把帕爾曼心愛的小提琴琴弦調松,使得發出的聲音充滿遠古、粗獷的味道以及蒼茫的意境,從而與電影本身的氣質完美結合。

  身為一個殘障的人,帕爾曼珍惜自己生命裏的每一分鐘,世界各地不停地授課、演奏,讓他的生命裏一刻也難以離開音樂。而對於與自己遭遇相同的殘障人士,他的關心和支援,更顯出他對生命的珍視。現在,他是“美國國際殘疾人善後組織”成員。他用自己的錢,在紐約和哈瓦那等地籌建殘疾兒童醫院。有一次,一位殘疾婦女見到他感慨地說:“看到你沒有自暴自棄,我太羨慕你了。”帕爾曼卻幽默地回答說:“太太,我的‘麻痹症’僅僅是在腿上”

星期三, 4月 18, 2007

The Swingle Singers

星期一, 4月 16, 2007

帕爾曼、馬友友、巴倫波因與柏林愛樂- 貝多芬三重協奏曲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

選自《唱片裡的世界》
陳立 編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


樂聖貝多芬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偉大人物,他的九大交響曲與眾多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都是人類文明的高度結晶。由於貝多芬的偉大,因而平時音樂愛好者們所能接觸到的一些有關傳媒的文字介紹,就多把貝多芬形象塑造成為“高、大、全”式的人物。給人印象彷彿貝多芬生來就不曾是肉體凡胎,而是一位至高無上的音樂之神,人們把對他的膜拜和敬仰在傳播中自覺與不自覺地給予完全神化,好像只有這樣才更能表現出其音樂的偉大。這種偏頗的宣傳對於深入了解貝多芬及其作品來說是很不利的。

殊不知如果我們能夠有機會多聽聽貝多芬的一些非主流作品,我們也就不難發現,其實貝多芬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他的作品也並非款款精彩,他在世時也有七情六欲,也曾為人生不平而沮喪,他也和常人一樣時不時地犯些錯誤,雖然他作有表現性格剛毅不趨炎附勢的第三交響曲,也有氣吞山河不向命運妥協的第五交響曲,並在這些作品中充分表現了他鮮明的思想與正面形象,但作為一個人,在生活面臨種種危機之時,他也不乏為五斗米折腰而作一些應景式的作品以求裹腹,諸如:《威靈頓的勝利》和《三重奏協奏曲》 等就是如此。當然僅憑這些雖絲毫也不能損毀貝多芬的偉大形象,但是通過聆聽這些樂曲卻可以使我們感覺到作為一名普通人貝多芬五味人生的內心情感。

貝多芬為小提琴、大提琴鋼琴與樂隊而作的《三重協奏曲》(作品56號)與那些具有反映歷史重大題材與博大精深充滿人類至愛、每個音符鬥迸發著思想火花的交響曲相比有著很多的差別。這首《三重協奏曲》創作於1803年。當時憤世嫉俗的貝多芬在寫在他的《英雄交響曲》的同時,又要為取悅於他的一位貴族學生同時也是他的主要經濟贊助人魯道夫公爵而創作。這位魯道夫公爵曾經當了貝多芬20多年的鋼琴學生,在此期間他曾經給予過貝多芬以極為豐厚的報酬與物質資助,從而使貝多芬能得以減輕生活的重負而專心從事作曲並為世人留下了眾多的驚世駭俗之作。從這個意義上講,魯道夫公爵的善舉確實值得稱頌。貝多芬為了感謝公爵遂決定創作一首作品題獻給他,以示回報。運用什麼體裁寫作使貝多芬大傷腦筋,雖然當時公爵已做了貝多芬多年的學生,但據資料證實,魯道夫公爵的琴藝仍屬極為一般。貝多芬為了讓這位特殊的學生能在當時的上流社會社交場所中具有顯山露水公開上台演奏的機會與能力,於是反覆思量後便決定採用以三重協奏曲的形式來進行音樂創作。
《三重協奏曲》是貝多芬運用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件樂器的組合與交響樂隊相對置形式寫成的一首協奏曲。在這首作品中,貝多芬將室內樂纖細溫暖的重奏形式與大型的具有磅礴氣勢的交響性協奏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新形式。雖然這一形式並非由貝多芬所創立,並且這首樂曲的藝術成就和音樂價值在音樂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經典之作,當時它的問世及音樂表現力的充分嶄新卻為以後的浪漫主義創作拓寬了思路、樹立了典範。

貝多芬選用三重奏協奏曲的形式來寫作道理很簡單,依照傳統的形式公爵恐怕實難招架,但是如果以三重奏的面目出現,只要鋼琴獨奏的分量不要過重,相信他還是能夠勝任的。為了能讓這位公爵過一把演奏癮,而且音樂聽起來還能唬住內行人的耳朵,於是貝多芬便別出心裁地寫了這首組合奇特的三重協奏曲,其中鋼琴部分是最為簡單的,而小提琴與大提琴聲部的演奏則正相反,技巧艱深、複雜,一般水平根本無法演奏,從這一點我們便可看出貝多芬用心之良苦。如果仔細琢磨,我們還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這首協奏曲中沒有通常的華彩樂段,這在當時風行的演奏中必定要有器樂家大展其絢麗技巧的年代簡直是不可思議。這也是由於貝多芬怕華彩樂段使魯道夫公爵尷尬,故而索性不寫。為了能讓公爵在演奏中享受道一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而不是你來我往互相配合彼此呼應的重奏平等合作關係,貝多芬又煞費苦心地以二重奏的效果來處置這三件樂器的水平對置。他在寫作中獨具匠心地將鋼琴單獨為一聲部,小提琴與大提琴二者合為一部的安排,在音樂表現中就形成了二重奏的結構,這樣,鋼琴就有不少的獨奏樂段得以傲視群雄,盡情地自我表現。其實,這樣的佈局雖在構思時曾讓貝多芬大傷了一通腦筋,但是在寫作時卻又相對簡單了許多,因為如果要三種樂器等同對待,那麼每件樂器單獨呈現的機會就要求是對等的,那樣或許音樂非常好,但是魯道夫公爵無法演奏。如若公爵無法演奏,寫作此曲不是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嗎?
貝多芬為了既能遮掩魯道夫公爵的演奏缺憾,又不讓樂曲聽來技術過於簡單,於是他便來了個重心偏移,將鋼琴演奏技術不足的分量統統強加給了小提琴與大提琴使之得以彌補,特別是大提琴聲部,為了要能讓大提琴的琴音不被樂隊及兩位重奏樂器壓住,貝多芬還特意在寫作時將大提琴的音域置於高音區,這樣演奏上的難度無形 之中便加大了許多,真是代人受過啊!

儘管貝多芬在創作此曲時,所有的中心環繞都是為了能取悅於魯道夫公爵,但不知為什麼當樂譜於1807年出版時,扉頁上的題獻卻是羅布高維茲公爵。另外在1808年的首演時,魯道夫公爵也沒有出現,其中的原由我們現在已無從查考,但事實上從這首作品首演失敗之後直到貝多芬去世這19年間,這首《三重奏協奏曲》就不曾再被演奏過,即便再今天貝多芬的錄音製品比比皆是的唱片市場中,這首作品的錄音也不是很多。

卡拉揚是當今樂壇公認的貝多芬作品權威權勢者,這首作品的錄音自然也是他的精彩之作。 早在20世紀的60年代,卡拉揚就曾與前蘇聯的三位傑出藝術家大衛奧農斯特拉赫、羅斯特羅波維 奇、里赫特為英國EMI唱片公司灌製過此曲,雖然這是一張再唱片史上很有影響力的錄音,但是由於諸位大師都個性較強,合作起來雖然技術上表現得相當精彩, 但彼此之間的音樂默契則略感有稍許的欠缺,於是卡拉揚便決定於1979年在德意志唱片公司再次錄製此曲。

在組閣時,重奏組的人選時決定演奏成敗至關重要的一環。 小提琴的人選的當然是由卡拉揚的得意弟子,年輕的女小提琴家穆特擔綱,那麼至於大提琴與鋼琴的演奏者則一切都是圍繞著能否配合穆特的氣質、風格以及音色來遴选和試聽。 於是卡拉揚在製定了完整的錄音計劃之後便開始了在世界範圍內考察和挑選適合的演奏家。最後,卡拉揚將視點聚焦在了兩個人的身上,一位時前蘇聯鋼琴家澤爾策爾,另一位便是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雖然卡拉揚非常看好 兩人,並且馬友友和澤爾策爾的演奏技藝又相當精湛、音樂感良好,合奏音色也格外的和諧,時非常理想的合作夥伴,但事情的進展卻又不像當初想像的那般順利了,原因時他們倆人不屬於國際寶麗金唱片集團的旗下,而是美國CBS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專屬簽約藝術家。於是卡拉揚便憑藉他在樂壇的聲名和威望親自出面與美國CBS公司遊說,雖說兩大唱片公司在商業上是競爭對手,但礙於情面,哥倫比亞公司最後還是答應了要求,將兩位專屬藝術家破例借出於是便錄成了這張優秀的唱片。 (唱片编号:DG415 276-2)(唱片編號:DG415276-2)

在這張CD的音樂演繹中,聽者可以感覺到三位獨奏家在卡拉揚的棒下極為默契的合作,無論是音樂旋律的線條延伸還是樂曲之間的起承轉合以及氣息調節的合理控制,都表現了極為精彩的合奏效果與精湛的合作技巧。另外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樂隊協奏也彷彿是悠遊於卡拉揚的股掌之中,極為適度底烘托著重奏組的音樂陳述,時而將樂曲激昂地推導至高潮的頂點,時而又將旋律完美地加以再現,一切都做得至善至美精彩之極。

卡拉揚本人對這款錄音的演繹也表示出相當的滿意,馬友友與澤爾策爾則對能收到卡拉揚這樣的大師器重感到萬分榮幸,因為能與卡拉揚合作,將標誌著他們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1996年DG公司將這款名錄音重新編排(加入若干首序曲)以低價位發行,這對那些酷愛古典音樂又深感囊中羞澀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大幸事。 新版唱片编号:DG 447 907-2。新版唱片編號:DG447907-2。

Amazon.com上的唱片照片




星期二, 4月 10, 2007

德布西 月光 Debussy Clair de Lune




後人改編的管絃樂版

Piatigorsky plays Faure Elegie 佛瑞- 悲歌

Cesar Franck 法朗克 小提琴奏鳴曲

Christian Ferras and Pierre Barbizet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宣敘的幻想曲



第四樂章

free web counter
free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