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oco Variation
原資料出處
音樂上的「羅可可」,係指法國十七世紀末興起,並延續至十八世紀中葉,介於巴羅克及古典之間的一種過渡風格,特色是使用蜿蜒而富裝飾性的旋律線條,追求優雅纖細、精巧明晰的寫作手法,以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的作品或是當時流行的歌劇芭蕾舞曲(opéra-ballet)為代表。
如眾所知,柴科夫斯基對十八世紀的音樂有著無比的熱愛,他最崇拜的作曲家是莫札特(不過莫札特與羅可可之間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也常常想著寫些「簡單而規模小一點的作品來抒解一下」,因此不難理解柴科夫斯基要以一個「羅可可式的主題」來寫作一首變奏曲;再加上十九世紀大提琴技巧的開發以及獨奏曲目的迅速堀起,激盪出這首質地精美而深具魅力的經典。然而除了那一段有點「復古味」的主題旋律,以及二管無打擊的小編制管弦樂團透露出十八世紀的氣質外,全曲難掩作曲家的浪漫本質,洋溢著濃郁的抒情吟唱,並酌以些許俄羅斯民族風格的調味。
本曲寫作的時間約與柴氏的第四號交響曲同期,雖然確切動筆的時間不詳,但至少於 1876 年的 12 月,作曲家就在書信中提及了這首寫給大提琴獨奏及管弦樂團的變奏曲。談到創作過程就不得不提德籍大提琴家費森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他是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樂會的同事,也是這首曲子的提獻者。然而他對曲子的影響卻遠過於此:他在鋼琴伴奏版本出爐時,就改寫了大提琴獨奏,柴氏隨後才譜寫管弦樂團的部份;1877 年的首演後,費森哈根進行了更大幅度的修改,增刪許多樂段,去掉了原作中的一段變奏,並且調掉其他變奏的順序。這些修改是違逆作曲家原意的,特別是順序的更動完全改變了樂曲的整體意境,柴氏本人對此也多次表露不滿。但耐人尋味的是,柴科夫斯基並沒有像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被尼可來.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嚴詞批評後轉贈予畢羅(Hans von Bülow)般那樣對費森哈根的恣意妄行採取反制,費森哈根仍不斷地在歐洲各地演出自己的版本,並向柴科夫斯基宣稱此曲的熱烈成功,甚至進行出版。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演出或錄音依然根據費氏的貢獻,柴科夫斯基的原始版本反倒是乏人問津。
費森哈根的修改版本到今天仍廣受歡迎也是有其道理的,這個版本就演奏上來說更為合理且更具效果。主題以及七段變奏各具意境,有細緻典雅亦見活潑俏皮,又深情低迴忽轉明快燦爛。獨奏家必須接續不斷地演奏八個氣氛互異的段落,同時克服技巧上的高度障礙,是為一大挑戰,故本曲常被視為大提琴演奏家之試金石。
另外一篇崔光宙寫的文章- 不可錯過的大提琴傑作,其中也包含了這首曲子的簡介:
來源: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網站
柴科夫斯基羅可可變奏主題曲
1876年柴科夫斯基的創作,突然出現濃厚的復古興趣,他採取了18世紀歐洲官廷的一種精巧華麗風格來創作大提琴作品。「羅可可」(Rococo)源自法語,是貝殼形狀的意思。原指C形和S形的曲線裝飾建築,以及色彩輕淡柔和,以宮廷華貴仕女為題材的繪畫風格。在作曲家方面,法國的庫普蘭(F. Couperin,1668-1733)和拉摩(J.P.Rameau,1683-1764)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柴科夫斯基創作羅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以主題、7個變奏和結尾的結構所寫成,為了充分展現大提琴纖細柔情的一面,管弦樂部分具室內樂的特質。樂曲的「主題」兼有古典風格和俄羅斯民謠氣質,旋律的精美華貴,確有幾分「羅可可」的趣味。在7個變奏之中,第1、第2、第4共3個變奏,最具羅可可的輕快氣質,至於第3和第6變奏的抒情浪漫慢板,展現俄羅斯民謠的真誠感人。速度對比強烈的第7變奏和結尾,一方面表現大提琴獨奏的超技,另一方面也類似協奏曲終樂章的燦爛輝煌。這部作品算是他生命黑暗時期,最具光明逸趣的傑作。除了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之外,柴科夫斯基還陸續發表「莫札特風格曲」、「弗洛列斯坦六重奏曲」等具復古風的作品,算是他生命中自我平衡的心靈紀錄。
莫斯科音樂院大提琴教授費曾哈根(B.F. Fitzenhagen,1848-1890)是這首曲子的演奏技術支援者,在柴科夫斯基寫作過程中,他幫忙改寫大提琴獨奏聲部,刪除原有的第8段變奏,並在1877年年底在莫斯科舉辦的俄羅斯音樂協會第3次交響音樂會上首演,因此柴科夫斯基順理成章將這首曲子題獻給他。
音樂上的「羅可可」,係指法國十七世紀末興起,並延續至十八世紀中葉,介於巴羅克及古典之間的一種過渡風格,特色是使用蜿蜒而富裝飾性的旋律線條,追求優雅纖細、精巧明晰的寫作手法,以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的作品或是當時流行的歌劇芭蕾舞曲(opéra-ballet)為代表。
如眾所知,柴科夫斯基對十八世紀的音樂有著無比的熱愛,他最崇拜的作曲家是莫札特(不過莫札特與羅可可之間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也常常想著寫些「簡單而規模小一點的作品來抒解一下」,因此不難理解柴科夫斯基要以一個「羅可可式的主題」來寫作一首變奏曲;再加上十九世紀大提琴技巧的開發以及獨奏曲目的迅速堀起,激盪出這首質地精美而深具魅力的經典。然而除了那一段有點「復古味」的主題旋律,以及二管無打擊的小編制管弦樂團透露出十八世紀的氣質外,全曲難掩作曲家的浪漫本質,洋溢著濃郁的抒情吟唱,並酌以些許俄羅斯民族風格的調味。
本曲寫作的時間約與柴氏的第四號交響曲同期,雖然確切動筆的時間不詳,但至少於 1876 年的 12 月,作曲家就在書信中提及了這首寫給大提琴獨奏及管弦樂團的變奏曲。談到創作過程就不得不提德籍大提琴家費森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他是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樂會的同事,也是這首曲子的提獻者。然而他對曲子的影響卻遠過於此:他在鋼琴伴奏版本出爐時,就改寫了大提琴獨奏,柴氏隨後才譜寫管弦樂團的部份;1877 年的首演後,費森哈根進行了更大幅度的修改,增刪許多樂段,去掉了原作中的一段變奏,並且調掉其他變奏的順序。這些修改是違逆作曲家原意的,特別是順序的更動完全改變了樂曲的整體意境,柴氏本人對此也多次表露不滿。但耐人尋味的是,柴科夫斯基並沒有像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被尼可來.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嚴詞批評後轉贈予畢羅(Hans von Bülow)般那樣對費森哈根的恣意妄行採取反制,費森哈根仍不斷地在歐洲各地演出自己的版本,並向柴科夫斯基宣稱此曲的熱烈成功,甚至進行出版。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演出或錄音依然根據費氏的貢獻,柴科夫斯基的原始版本反倒是乏人問津。
費森哈根的修改版本到今天仍廣受歡迎也是有其道理的,這個版本就演奏上來說更為合理且更具效果。主題以及七段變奏各具意境,有細緻典雅亦見活潑俏皮,又深情低迴忽轉明快燦爛。獨奏家必須接續不斷地演奏八個氣氛互異的段落,同時克服技巧上的高度障礙,是為一大挑戰,故本曲常被視為大提琴演奏家之試金石。
另外一篇崔光宙寫的文章- 不可錯過的大提琴傑作,其中也包含了這首曲子的簡介:
來源: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網站
柴科夫斯基羅可可變奏主題曲
1876年柴科夫斯基的創作,突然出現濃厚的復古興趣,他採取了18世紀歐洲官廷的一種精巧華麗風格來創作大提琴作品。「羅可可」(Rococo)源自法語,是貝殼形狀的意思。原指C形和S形的曲線裝飾建築,以及色彩輕淡柔和,以宮廷華貴仕女為題材的繪畫風格。在作曲家方面,法國的庫普蘭(F. Couperin,1668-1733)和拉摩(J.P.Rameau,1683-1764)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柴科夫斯基創作羅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以主題、7個變奏和結尾的結構所寫成,為了充分展現大提琴纖細柔情的一面,管弦樂部分具室內樂的特質。樂曲的「主題」兼有古典風格和俄羅斯民謠氣質,旋律的精美華貴,確有幾分「羅可可」的趣味。在7個變奏之中,第1、第2、第4共3個變奏,最具羅可可的輕快氣質,至於第3和第6變奏的抒情浪漫慢板,展現俄羅斯民謠的真誠感人。速度對比強烈的第7變奏和結尾,一方面表現大提琴獨奏的超技,另一方面也類似協奏曲終樂章的燦爛輝煌。這部作品算是他生命黑暗時期,最具光明逸趣的傑作。除了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之外,柴科夫斯基還陸續發表「莫札特風格曲」、「弗洛列斯坦六重奏曲」等具復古風的作品,算是他生命中自我平衡的心靈紀錄。
莫斯科音樂院大提琴教授費曾哈根(B.F. Fitzenhagen,1848-1890)是這首曲子的演奏技術支援者,在柴科夫斯基寫作過程中,他幫忙改寫大提琴獨奏聲部,刪除原有的第8段變奏,並在1877年年底在莫斯科舉辦的俄羅斯音樂協會第3次交響音樂會上首演,因此柴科夫斯基順理成章將這首曲子題獻給他。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